道高望远无为自化,清静自在

投信公会(投信协会)

admin|
12

  编者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近年来,全国各地党委、政府奋力开展脱贫攻坚战,成绩斐然。被称为中国的缩影的河南,贫困县的情况多样复杂,极具代表性。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探索,对全国其他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农村金融时报》自本期起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河南在脱贫攻坚上的努力和探索。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和社论《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2月8日至15日,中共中央农村政治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先后发出《向焦裕禄学习》的通知。全国掀起了向焦裕禄学习的热潮。

  随之,兰考,这片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肆虐的贫困土地也广为人知。改革开放后,兰考的“三害”虽得到了治理,但经济发展一直缓慢,长时间摘不掉贫困的帽子。

  2014年3月、5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兰考。他说:“我之所以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因为兰考是焦裕禄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兰考县委、县政府经慎重研究,郑重提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奋斗目标。

  2017年3月27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正式退出贫困县,成为全国首批、河南省第一个实现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改变兰考贫困的面貌,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54年前焦裕禄为之拼搏的愿望,今天,终于初步实现了。

  在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在全面脱贫攻坚的时代大潮中,河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的指示精神,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实施了一系列掷地有声的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兰考率先摘掉贫困县帽子,意义深远。

  思想“脱贫”作风“变硬”

  从以前逃荒要饭,到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后向国家要饭,兰考的饭要了几十上百年,到底要要到什么时候?

  在2014年5月9日的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上,焦裕禄之后第14任县委书记王新军提出了触痛县常委们的“兰考之问”——焦裕禄精神发源于兰考,守着焦裕禄精神这笔财富50年了,为什么兰考至今还有10万人没有脱贫?还戴着贫困县的帽子?

  有兰考干部说,由于社会关注度高,部分干部存在怕出事的心理。

  现任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认为,兰考面对的首要问题不仅是经济贫困,而且思想贫困。有些兰考干部片面理解焦裕禄精神,只看到焦裕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一面,看不到焦裕禄科学求实、迎难而上的一面。把政治大县的身份当成包袱,求稳怕乱,甩不开膀子提不起劲。

投信公会(投信协会)

  河南省一位领导被省委派到兰考任“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督导组组长,与兰考的干部摸爬滚打一阵后,他感觉到:兰考发展慢,软在干部作风上,只要把干部的发展观扭到为群众造福上,党心民心就能凝成合力,实现弯道超车。

  兰考县委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多次集中学习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常委们克服思想顾虑,查摆问题近190条。

  找准问题后,兰考县委拿出了一系列办法。

  首先是加强党建工作,干部思想先脱贫。用好焦裕禄干部学院和县党校,开发“红色e家·网上党委”网络阵地,建设“焦裕禄精神体验基地”,全力实施大规模党员干部培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推动脱贫攻坚的新政策、新措施。

  “经过高标准的教育活动,兰考干部的认识又提高了一层。”蔡松涛说。

  其次,解决干部机制。兰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的指示精神,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把那些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工作实绩突出、善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进乡镇党委班子,特别是把14名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大学生村干部和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选进乡镇党委班子,焕发了基层班子的活力,真正激发了党员干部团结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干劲。

  第三,让干部作风变硬。“过去一直谈扶贫,但进展缓慢,导致百姓对扶贫这个事儿也感觉比较麻木。但这次不一样了。”兰考县扶贫办主任胡良霞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脱贫攻坚越往深处走,便越是艰难。2015年11月,兰考县对脱贫攻坚的驻村工作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大摸底。

  “记得前一天晚上10点多临时接到任务,第二天摸底工作就开始了,共抽查了4个乡8个村。”当年还在兰考县督察局工作的胡良霞参与了整个摸底工作。结果显示,那时兰考脱贫攻坚的整体氛围还不够,驻村干部工作不实,浮在面上。

  针对这一现象,兰考县开始对驻村扶贫工作队进行充实调整,在全县范围内抽调345名后备干部和优秀干部派驻到115个贫困村,建立了5天4夜的全脱产工作管理机制,并定期检查。

  2016年,兰考县进一步从各乡镇(街道)抽调335名优秀干部驻村专职从事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这样的驻村帮扶可谓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现实的体现,正是通过驻村工作的机制安排,让党员从思想到行动上都有了质的转变。很多干部从一开始的不适应,逐渐变为想干、爱干、争分夺秒地干,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感情也因此愈发紧密。

  焦裕禄留给这片土地的精神财富,再一次焕发出巨大的力量。

  精准识别 精准施策

  “你问兰考为什么能率先脱贫,我们是自己干出来的!”谈到今天的成绩,每一个接触到的兰考人都这样对记者表示。

  2016年3月底,为了再次了解清楚兰考目前贫困的状况以及脱贫攻坚工作落实的进度。兰考县政府组织了一次程度更深的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据胡良霞介绍,当时共抽调了一支170多人的队伍,用10多天时间,对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2万多户、77000多人每户都走到,并细化到每户留3张以上照片。

  “那次发现的问题,程度比较深,有9类共性问题、4类个性问题,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村一级扶贫工作主体责任错位。”胡良霞介绍。

  据了解,当驻村工作队到岗并沉下去工作后,村干部们就没有意识到驻村工作队只是帮扶的力量,自己才是脱贫的主力,反而产生了依赖思想。

  “当时很多村干部认为,你驻村工作队来了就得给我修路,就要给我解决问题。干部如此,群众更是认为扶贫就是给东西。‘等、靠、要’的思想顽疾依旧存在。”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对记者表示。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在此次排查中我们发现精准识别不够,部分该进入的贫困户没有进入,不该进入的反而进入了。因为过去的认定标准的原因,这是很多地方在扶贫过程中都存在过的问题。”胡良霞表示。

  据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不能随意更改,必须报国务院扶贫办允许,还只能在特定的时间进系统操作。而此时,兰考距承诺脱贫的时间底线只有8个月时间。对此,兰考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频繁讨论是否要去掀开扶贫对象不精准的这个底?各级干部们对此都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掀了会有什么影响,不掀又会有什么后果?那时通宵达旦开会是常事,最终大家形成共识,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要有政治担当。无论影响好坏,我们都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一错再错。”据当地很多官员回忆,虽然当时大家的内心都很矛盾,但最终的意见非常一致。

  2016年4月15日,兰考县召开了脱贫攻坚提升工程推进会,主要内容是解决之前脱贫攻坚专项督查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兰考县为此专门出台了《脱贫攻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其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按照“应进则进,应出尽出”的原则,兰考以乡镇(街道)为主体,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组织驻村工作队员、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对当前贫困人员信息库中所有贫困户人口再进行1次逐户核查。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些新的表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这个识别程序,进行逐户摸底,乡里再成立督导组去看村里具体是否落实。现在看,这项工作成效很好,群众的怨言也随之减少。”胡良霞表示。

  “现在随便找个村民问,村里谁最穷,这个人一定在我们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名单里。如果两家其他情况基本相同,一个是贫困户一个不是,那肯定因为贫困户家里有学生,有病人,所以群众对目前评定的结果很认可。”在采访中,多位村干部都有类似的表述。

  在离年底脱贫目标时间紧张的前提下,又拿出两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大规模的重新摸底、再识别,看起来似乎让脱贫的进程更为紧张。但事实证明,正是精准的摸底,才给脱贫攻坚吹响胜利的号角提供了施策的方向。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还有群众处在贫困的境况下,一定是有特定的原因。有的是懒,有的是没有能力,有的是家里学生、病人多,还有老弱病残等情况,都要分别想不同的办法帮扶。”胡良霞表示。

  据了解,根据不同的致贫原因,兰考均设计了相应的帮扶办法。比如,没有技术的人,就先去工厂打工;有技术但实力不够的,通过扶持产业、金融贷款、大户带动等进行帮扶;家里有学生、父母,不能远行的,就帮助其在家门口打工,在家里发展一些种养殖业。兰考县委县政府希望通过这些人的影响、感染,在当地树立干劲比拼、创业比拼的氛围,让大家争先恐后地干。

  “谁都希望有钱,当贫困的群众看到部分人通过劳动既能致富又能带来尊重,自然就会跟着去做。哪怕是那些我们觉得最麻烦的懒惰的群众,也会因为在这种氛围下感觉自己格格不入,从而慢慢转化。”胡良霞表示。

  而针对那些年老多病、有智力障碍的贫困户,兰考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这类群体只能通过给予不断的直接资助才能维持生活。因此,兰考在扶贫过程中对这部分特殊的、最困难的群体采用了产业兜底的方法。

  “就是和一些大的企业合作,针对贫困户的优惠政策给予到企业,企业盈利了就要反馈给挂钩的贫困户。这一方面解决了这部分群众的问题,也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谈到各种扶贫举措,胡良霞了然于胸。

  正是在这样“有的放矢”的扶贫攻坚过程中,兰考对中央提出的“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政府搭台 金融助力

  在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后,各项扶贫措施开始落实到操作层面。此时,无论是发展个体种养殖还是推动大规模的产业发展,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

  为发挥金融杠杆的撬动作用,破解脱贫攻坚过程中的资金难题,兰考县先后成立了兴工、城投、工投、农投、畜投、文投、水投7个融资平台,组建了兰瑞、金鼎2个担保公司,组建PPP中心等,让政府借力金融的能力显著提升。

  基于此,政策性银行率先找到了信贷发力的着力点,为兰考脱贫攻坚在基础设施层面打好基础。

  据农发行兰考县支行行长温政介绍,自2014年以来,该支行已经通过审批县域土地储备整治项目、黄河下游滩区(兰考)移民搬迁项目、兰考县产业集聚区整体城镇化西区建设项目这三个项目,总贷款金额近27亿元。

  “结合兰考政府的工作,我行目前还拟申报改善人居环境贷款项目,涉及3个乡镇,32个贫困村的贫困人口8449人,涉及包括道路、排水、强弱电入地、垃圾中转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2亿元,拟申请贷款4亿元。”温政表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兰考能够成功发展各项产业、进而成功脱贫的重要环节。例如农村道路的硬化、水电的覆盖完成后,使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成为可能。

  “扶贫一定会遇到缺资金的问题,没有资金任何举措和发展都无从谈起。其实资金问题是通道和关键环节没有打通,国家的政策很好,但落实过程中金融机构是企业,有自己的商业化追求,不可能去做公益,这个问题怎么办?我们就想对策。”胡良霞表示。

  为了让各类金融机构能够将信贷资金投放到脱贫攻坚的相关领域和产业上,兰考县政府在多次研究后,探索建立“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等金融扶贫模式。通过政府出资设立风险补偿金,引入保险管控风险等手段,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降低门槛,更好地为脱贫攻坚提供金融支持。

  记者在兰考县颁布的相关文件上看到,为确保政策落地,文件对金融扶贫给出了极为细致的明确要求。例如,明确要求银行在半年内放款金额达到风险补偿金10倍的50%以上;贷款企业可以选择捐赠贷款金额的5%作为扶贫基金给乡镇(街道)或按照每10万元贷款吸纳1个贫困户就业且每月支付工资不低于2000元,务工不少于6个月等。

  

农业银行兰考支行红庙惠农金融便利店内村民正在开通手机银行业务

  农行兰考支行就是首家和政府签订协议,投入“三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的金融机构。据了解,2015年7月,农行与兰考县畜牧局、兰考县财政局共同签署了《兰考县畜牧合作组织担保贷款协议》,与兰考县扶贫办、兰考县财政局签订了《兰考县政银扶贫富民工程合作协议》。对应这两个协议,农行相应推出了“畜牧组织担保”贷款,“三位一体”金融扶贫贷款。农行兰考县支行副行长牛贯坤认为,分类施策是扶贫的关键,对家贫智不贫、智贫有体力、智贫无体力的贫困户应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和金融支持。

  “例如家贫智不贫的,有通过发展产业脱贫的能力和愿望,就要通过企业带动发展下游产业或在‘畜牧组织担保’贷款、产业发展信用贷等支持下创业脱贫。”牛贯坤表示。

  “为了创新产品,我们去甘肃、内蒙等地调研,发现直接贷款给贫困户风险还是比较大。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最终就形成了“政府+银行+龙头企业+贫困户”的这样一种模式。”牛贯坤对记者介绍,当扶贫项目贷款企业获得贷款后,就要向乡镇捐赠扶贫基金,并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

  兰考县仪封乡三合庄村贫困户付小美家就是农行创新金融扶贫产品的受益者。看到政府免费给贫困户搭建羊棚,付小美家便想尝试,但没有资金。通过“畜牧组织担保”贷款的模式,贷款4万元,作为给坤盛农牧专业合作社的押金,获得了20只母羊,一年下来已经获利近2万元。

  “我们给农户提供母羊,并给予农户技术指导,最后再包销回购生出的小羊,这样只要农民肯干活,基本是稳赚的。”坤盛农牧专业合作社市场部经理赵伟光表示。

  

坤盛农牧专业合作社市场部经理赵伟光正在对养殖户进行指导

  截至2016年12月底,农行兰考支行已发放“三位一体”金融扶贫贷款130笔10800万元,支持的小微企业实现了850名贫困人口在企业就业,产业带动4320余贫困人口。发放畜牧组织担保贷款134笔683万元,精准支持134户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行业。

  金融扶贫 各施所长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了配合兰考脱贫的进程,各类金融机构均根据自身所长参与其中。

  兰考县三义寨蔡楼村的潘品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因爱人患有小儿麻痹症,潘品就想在家门口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属于典型的想致富但条件欠缺的贫困户类型。

  过去潘品有一个鸡棚养殖了3500只的蛋鸡,今年她想再盖一个猪棚增加收入,但苦于资金不足。邮储银行兰考县支行利用该行在小额信贷领域多年的经验,推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专项贷款”,通过这一产品,潘品家获得了8万元的贴息贷款。

  “只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实体的经营项目,通过村里填表推荐给我们,经过调查通过,就能给予支持。贷款执行基准利率,政府全额贴息。”邮储银行兰考支行业务经理张慧霞对记者表示。

  “猪棚建设大概花6万元左右,今年国庆就能看到利润了。脱贫啊,主要靠我们自己干。如今兰考有这么多好政策,只要不懒,就能脱贫,只要肯吃苦,还能赚大钱。”潘品对未来充满信心。

  和潘品的个人努力脱贫不同,兰考县红庙镇夏武营村的村支书张平安则一直在努力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带动更多的人脱贫。因为当地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和经验,他就以兰考县武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流转了土地,组织农民种植各色蔬菜。目前有200人左右为合作社种植蔬菜,其中贫困户占了60%。

  “我们合作社的农民里有20余户获得了邮储银行的贴息扶贫贷款,我自己也申请了9万元的小额贷款。邮储银行和我们农业贴得很近,信贷员都是上门给我们服务。”带领群众脱贫后,张平安已经开始计划要在当地建立蔬菜交易市场、蔬菜配送中心,并通过网上渠道更好地推广当地的产品。

  兰考县谷营镇程庄村兰考顶派家具厂老板刘三朋也是脱贫的带头人,之前通过农户小额贷款从农商行贷款20万元,去年因为返乡就业,刘三朋把厂房从郑州搬回兰考,导致流动资金遭遇紧张。

  兰考农商行按照“三位一体”的贷款模式,由村里推荐,给予其贷款60万元,执行基准利率,还款方式是定期还利息,到期后还本金。目前,该企业共约有18名员工,其中6户原来是贫困户,在企业工作一年保底可以拿到近3万元。

  “如果没有这样的信贷支持,就不可能这么快将厂房搬回,带动当地百姓致富。”刘三朋对记者表示。

  今天的兰考,很多已经脱贫的人都已经开始向下一个目标奋发前进,每个人心中都意识到“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方向”,当地政府也进一步开展了“支部连支部、共同奔小康”的整体部署,金融机构的创新产业亦与之同行。

  据悉,为了帮助已脱贫的群众进一步奔小康,也为了在群众中树立“脱贫不脱政策”的意识导向,兰考县推出了“致富奔小康信用产业贷”,当地的金融机构都配合推出了类似的产品。这类贷款是在已脱贫户中,评定其从A——3A的信用等级,金融机构给予相应的纯信用贷款。

  “过去大家可能会误解,为什么这人越有钱还越贷给他钱呢?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在奔小康的路上就是要让大家继续发展,这部分先脱贫的人就是主力军。”胡良霞表示。

  家住兰考谷营乡霍砦村的韩海涛2014年底就已脱贫,2016年10月兰考农商银行通过产业发展信用贷对其授信4万元,韩海涛用这笔资金承包香菇大棚4个来发展香菇种植,每个香菇大棚年纯收入1万元左右。

  

兰考谷营乡霍砦村的韩海涛一家正在搬运香菇

  “有了资金,种香菇很顺利,现在很多商家慕名而来,我们对致富很有信心。如今村子里也有很多人学习我,相关的产业也开始形成。”韩海涛对记者表示。

  保险到位 脱贫无忧

  无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创业,除了个人主观的努力外,贫困户抗风险能力弱亦是普遍现象。如何让贫困的群众没有顾虑地去创业致富,也被纳入了兰考脱贫的整体考量中。

  2016年,兰考县与中原农险公司签署协议书,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财产、人身、产业三类保险,旨在做到让贫困群众在脱贫路上“零风险”。

  “当时兰考县的领导和我们总公司商定,要把辖区内贫困户的鸭棚、蔬菜大棚和人身意外附加医疗保险都上齐。目前我们兰考公司就5个人,所有的业务都是围绕着‘脱贫路上零风险’项目展开的。”中原农险兰考支公司经理戴焱焱对记者表示。

  一年多来,中原农险不断地深入田间地头将保险理念在贫困户中普及,相应的产品更是受到了客户的欢迎,相关的保障功能也在一年间得到应证。

  “比如我们有A款的小麦保险,针对流转土地在50亩以上的种植者,每亩保费10.4元,如果出险了最高保额每亩800元,比普通小麦保额500元高出不少。去年有一大户遭遇病虫害和小麦倒伏,就赔了16多万元,今年他一早就问什么时候能投保。”这样的案例戴焱焱能随口说出很多,每一件她都亲身经历。

  杨冲业2013年从河南农大毕业回家乡投身农业,成立了兰考信禾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300亩地,其中260亩种植了小麦。

  “去年不了解情况,今年知道了马上让戴经理给我保上,农业经不起大灾大难,一场雪、一次风就可能将全部辛苦泡汤。如今兰考在农业保险方面的政策好,性价比很高,理赔又负责。”杨冲业对记者表示。

  “我自己越来越感觉对于贫困户,房子和人身方面的保险特别重要,出门在外一旦发生意外,对整个家庭打击很大。现在我们兰考人出去都特别自豪,其他地方的人羡慕我们,觉得政府考虑周全,给百姓保障到位。这样百姓怎能没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戴焱焱表示。

  农业保险的查勘工作非常辛苦,去年8月兰考遭遇了较大范围的风灾,承保的400多个村中有255个村出险,工作人员就要挨个村去查勘、定损、赔偿。

  “刚开始从事这份工作的时候特别不适应,每天都有人打电话告诉你出状况了,后来就习惯了,认准这就是我们的角色,百姓遇到问题向我们求援是很正常的,是对我们的信任。”戴焱焱表示。

  除了给产业、人、房提供直接的保障服务,中原农险还同政府、银行一起探索“四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为扶贫贷款的发放提供保证保险支持。根据这种模式的设计,在每笔此类贷款投放时,需要缴纳贷款金额的3%作为保费,省财政对保费进行补贴,其中个人补贴80%,企业补贴60%。一旦贷款出现风险,中原农险最终承担贷款金额的70%,政府的风险补偿金承担30%。

  兰考县九洲树梅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影洲流转了1400多亩土地种植树莓,年收入可达600多万元,平时有70名左右的农户帮着干杂活,采摘期可为700多名农户提供工作。

  “干杂活的基本可以达到3000元左右一个月,采摘期的薪酬可达到人均100多元一天。合作社的员工大多来自附近的栗西、四村、曹庄三个贫困村,有贫困户20多个。”邵影洲对记者表示。

  为了支持邵影洲的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兰考农商行按照“四位一体”贷款的操作模式给予其贷款100万元。

  “有这样的政策,我们才能这么便利地获得资金来发展产业。”邵影洲表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今天的兰考人而言,脱贫已经成为过去时,奔小康已经成为全体兰考人心中的新征程。河南省委、省政府已经着手全面部署,让兰考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在今天的兰考可以看到,国内外大企业纷纷入驻,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健康、稳定、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态势正在形成,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相信,在焦裕禄精神的激励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兰考,将会以富裕、文明、幸福的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作者|刘海法王仲斌张艺良王松

  本期执行主编|马仁海 编辑制作|李晓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